学院新闻
捷报频传!我院学子在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斩获佳绩
2025-11-04 18:51:32
概要:
近日,2025 年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“密室夺宝” 项目落下帷幕。我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浦江 1 队与浦江 2 队,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、默契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的技术设计,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,分别荣获省级三等奖和省级二等奖的优异成绩,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在机器人领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潜力。

赛事简介:智慧博弈,密室争锋
本次“密室夺宝”项目极具挑战性,参赛小车需符合全自主运行要求,且不得配备遥控设备,对小车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提出了很高要求。
备赛历程:日夜钻研,精益求精
为在比赛中取得佳绩,两支队伍的十名同学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,从8月开启了备赛。备赛初期,队员们深入研究比赛规则,反复拆解任务难点,从小车的机械结构搭建、传感器选型,到控制算法编程、路径规划优化,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与尝试。

在机械结构搭建阶段,队员们根据比赛场地特点和任务需求,不断调整循迹小车的底盘结构,优化驱动电机的安装位置,以提升小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。为解决小车循迹精度不足的问题,他们多次测试不同型号的传感器,反复调试 PID 参数,最终实现了循迹小车沿黑色引导线精准行驶的目标。
编程开发环节更是充满挑战。队员们分工协作。备赛期间,实验室常常灯火通明,队员们放弃了休息时间,一遍遍修改代码、测试效果,不断解决循迹小车运行中出现的卡顿、偏离路线等问题。


技术创新:突破瓶颈,彰显实力
本次比赛中,两支队伍在机器人技术设计上实现了多项创新,为比赛取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【技术创新点 1】优化了机器人运动控制架构,采用串级 PID 控制策略(外层位置环 + 内层速度环),位置环实时反馈机器人实际位置与目标位置的偏差并输出速度指令,速度环动态调节电机转速以快速响应位置指令,形成闭环协同控制;相较于传统单环 PID 控制,运动定位误差降低 32%,同时提升了加速减速过程的平稳性,动态响应速度提升 25%,有效适配高精度轨迹跟踪场景。
【技术创新点 2】开发了基于节点地图 + 超声波的动态避障与路径规划系统,通过节点地图构建全局路径框架,明确关键路径节点与通行优先级,结合超声波传感器实时采集周围 0.1-3 米范围内的障碍物信息,实现对预设路径的毫秒级动态修正与即时避障;相较于传统单一路径规划方式,障碍物识别响应时间缩短 48ms,复杂多障碍场景下路径通行成功率提升 28%,显著增强了机器人在未知干扰环境下的路径适应性与通行安全性。
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体现了队员们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展现了他们勇于探索、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。
赛场风采:沉着应战,奋勇拼搏
比赛的前一天,队员们就纷纷到场地熟悉布局;并在比赛的两天时间里,队员们总是在早晨六七点就到达场馆专注调试小车,以确保小车以最好的状态参赛。比赛当天,现场气氛紧张热烈。在简短的赛前调试后,两支队伍迅速进入状态。随着裁判一声令下,比赛正式开始,循迹小车如同灵活的 “战士”,沿着预设路线快速行进,精准躲避障碍,朝着宝藏区域进发。
两队循迹小车凭借精准的路径规划和快速的反应能力,在多轮对抗中占据优势。队员们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,在比赛中多次调整策略,克服了小车突发故障等困难。


获奖时刻:荣耀加冕,砥砺前行
经过多轮激烈角逐,比赛结果正式揭晓。我校浦江2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省级二等奖,浦江1队获得省级三等奖。当听到获奖名单时,队员们难掩激动之情,纷纷庆祝,努力与付出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。

此次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优异成绩,是我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重视实践教学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成果体现。未来,我校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平台,鼓励学子们勇于探索、敢于创新,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,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。
参赛人员及指导老师
带队老师:王树军
指导老师:王树军,李奇
浦江1队:计超,赵嘉宇,李勇钢,梁慧芳,徐婧芝
浦江2队:王思伟,魏善芃,花跃文,林怡倩,江咏凌
版权所有©2016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14022341号-1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镇励学路9号 电话:025-66205017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京
欢迎关注
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
官方微信公众号